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拧紧时间的水龙头;忙碌,不是引以为豪的理由;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忙碌,不是引以为豪的理由作者|朱永新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有食物、衣物和建筑材料,还有能源。我们的工作安排也更加紧凑,无论领导者制定了多么人性化的休假政策,你的闲暇时间都没有中世纪的农民多。把时间花在不喜欢的事情上已经够糟了,但更糟糕的是,我们却引以为豪。——[美]莱迪·克洛茨著、杨占译:《减法:应对无序与纷杂的思维法则》,中信出版社2021年8月版,P87

 在这本书的第四章有一个小标题《我们为什么越活越累》,引起了我的共鸣。是的,我们这代人的物质生活比我们的前辈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但是我们的幸福感可能远远比不上他们。原因固然很多,但是紧张忙碌的生活,焦虑烦恼的心态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引用了一位美国记者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说,21世纪的美国人都说自己很忙,“很明显,这种话表面是抱怨,实则是炫耀。”也就是说,很多人对忙碌已经完全麻木了、习惯了、适应了,我们用精致的时间安排表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精确到小时和分,我们成为时间的奴隶。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拥有闲暇时间这一点上,我们真的比不上中世纪的农民。我们的孩子从进入学校开始,就已经成为“被安排”的人,上什么课程,学什么内容,都是规定得清清楚楚,没有时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有的人,都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所以,减法,要从家庭开始,要从学校教育开始,从校园开始。

梁晓声:你追求的,就是你人生的意义——人啊,敬畏时间吧

每一个闪光的未来,都有一个努力的现在——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拧紧时间的水龙头

作者|朱永新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对于阅读的重要性,人们并不否认,很多领导干部还甚为赞赏。但是,由于工作实在太忙,很多重视阅读、也推荐他人读书的领导干部自己却没有时间读书。前几年,人民网曾经进行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工作太忙、应酬过多已经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干部并不读书。


总的来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确很忙,要挤出整块时间专心读书、从容学习,似乎不太可能。能够坚持阅读,也的确不容易。但我还是认为,尽管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仍然只是缺乏阅读习惯的借口。
要想找到阅读的时间,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阅读当作最重要的事情。管理学上有“ABC时间管理法”,即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把事情分为三类,用80%的精力优先处理20%最重要的事情。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试想某一天,你本来已经把时间排满了,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约你相见,你会不去吗?肯定会想方设法相见。阅读就相当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人。认可这一点,就一定能找出时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做的。之所以会忙得没有时间阅读,是因为还没有把阅读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要想有时间读书,学会利用零碎时间也非常重要。古人就有所谓“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法,看似有些不雅,其实是很重要的经验之谈。“马上”,相当于现代的我们在汽车里、旅途中的读书。“枕上”,相当于今天的睡前阅读。“厕上”,相当于现代人在卫生间里的阅读。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有权威机构测试“水龙头滴水”问题,结果令人震惊:一个滴水的水龙头,1个小时内可以悄悄流失3.6公斤水,1个月内可以悄悄流失2.6吨水,这些水量足够保证一个正常人维持1个月的生活。“滴水”如此,读书尤其如此。早晨早十分钟起床,可以挤出时间晨读;晚上少看一点电视,翻几页书应该可以做到;节假日休息时,推掉一两个应酬,就有了整块时间。不能小看这十分钟、这几页书,阅读像爬山,不怕慢,只怕站。只有多重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才可能把时间积少成多地利用起来,反倒可能赢得更多整块的时间。只有抓紧点滴时间阅读,才可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才可能节约时间、事半功倍,阅读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我幼年开始每天早起,多年养成了早晨5点半左右起床的习惯,也就每天早晨“多出了”两个小时读书写作,思考工作。晚上睡前也尽可能挤出时间阅读。长期以来养成了习惯,不读书就会若有所失,甚至会有“罪恶感”。如果一段时间书读少了,我就会尽可能安排相对多一些的时间集中阅读,求得平衡。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时间的确特别不够用。但领导干部必须意识到,时间的开关,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拧紧时间的水龙头,把零碎边角时间用于阅读中,不让时间“跑冒滴漏”,是想阅读的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个成年读者的必由之路。总之,阅读贵在坚持,贵在养成习惯。  
当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必刻意为阅读寻找时间,身边时时都能阅读。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张健《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序言作者|朱永新 三年前,张健教授给我发来一本他关于读书的书稿,希望我撰写序言。看了书稿的提纲和部分样稿,我觉得应该支持。这些年来,除了为新教育学校的老师撰写序言外,关于阅读的著作,我总是格外看重,因为我觉得,需要有更多的人,为阅读鼓与呼。



张健教授是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过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和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也是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和安徽省职成教学会学术委员,先后获得过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出版有《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职业教育的凝思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等著作。阅读,是他关注的另外一个重要领域。他说,因为是读书成就了他自己,所以对阅读也就一往情深。
三年以来,一直惦记着这本书。但是张健先生一直没有催促,也就没有急着写。手头的文债实在太多,本职工作又非常忙碌,只能是哪位债主催得紧,就先还谁的债。前不久,张健来信说,书稿已经下厂,只等序言了。我知道这是拖不得的事情。耽误了人家出书,是不小的罪过。所以,出差时行李箱装了书稿,陆陆续续看完了书稿。 这是一本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读书论。解决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的关键问题。关于读书的价值,他说阅读就是寻找自己的过程,阅读能够赋予我们更多的自由和可能,阅读能够放大我们的“心量”。他把阅读做了许多美好的比喻,他把阅读喻为一眼快乐的泉,一架登高的梯,一扇远眺的窗,一副治愚的药,一把启智的钥,一首生命的歌和一盏启明的灯。关于读什么样的书,他主张要阅读经典,要读适合自己的书,读不太懂的书,向有水的地方伸展自己读书的“根”。关于如何读书,他提出要和读书“死磕”,静心方可深读,将书的桑叶吐成生命的丝,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等。 特别是关于读书时间从何而来的论述,颇为新颖、周详而实用。他的观点是——“读书的时间是读出来的,让读书赢回时间”。他从人占有时间的量把读书人分为三类:时间多的人、时间少的人、基本没时间的人。一般来说,这三类人的读书应该是由多而少递减的。即时间多的人多读,时间少的人少读,基本没时间的人基本不读,但现实的情形却往往并非如此。有时间读书的人,恰恰经常最不待见读书。他们的时间都用于闲聊、上网、喝酒、打牌、娱乐去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而那些基本没时间读书的人,按说应该是最忙的,因为会议、讲话、报告、接待、处理各类问题等,可以说整天忙得连轴转,但他们并不比前两类人读书少。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虽然年事已高,仍然以每周阅读两本书,一年一百多本书的速度学习着。所以他提出了三条“秘方”:一是以提高工作效率赢回时间,二是以增长实践智慧赢回时间,三是以养成自觉习惯赢回时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有没有时间读书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进入到视读书为呼吸空气和吃饭一样自然和必要,成为生活的第一选择,生命的第一需要。这时读书还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吗?” 这本书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关于教师读书问题,二是关于古代读书诗的解读。前者是从一个教师的视角讨论了教师应该“靠什么行以致远”,讲述了一个好教师的“三书”人生(读书、教书、写书),以及走向说写平衡等问题。后者则对朱熹、陆九渊、陆游、陶渊明等人的读书时进行了解读评论,多有发见。 张健说,读到悟处皆是妙。我们不妨也走进他的书,领悟其中的奥妙吧。

梁晓声:你追求的,就是你人生的意义——人啊,敬畏时间吧

每一个闪光的未来,都有一个努力的现在——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开在哪儿

朱永新:在时光中创造那个更好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